人工智能(AI)芯片是支撑智能技术发展的核心硬件,当前,全球AI芯片产业蓬勃发展,英伟达、谷歌、英特尔均推出专用AI芯片,涵盖图形处理器(GPU)、张量处理单元(TPU)、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专用集成电路(ASIC)等技术路线。我国AI芯片产业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多数芯片设计企业依赖国外的知识产权核来设计芯片。近年来,国内产业链得到逐步完善,在AI芯片领域取得了一些突破,部分企业实现自主设计和技术创新。2024年,我国AI芯片市场规模超过1400亿元,基本构建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应用的完整链条,涵盖芯片设计、制造、封装和测试等关键环节。尽管在高端设计、芯片制造环节仍依赖国外技术,但国产化进程正在加速。
自2022年末以来,以GPT系列为代表的大语言模型(LLM)展现出惊人的能力,迅速点燃了全球范围内的科技热潮。我国 AI 大模型成本远低于国际巨头,主要体现在训练成本、推理成本和硬件适配成本等方面。DeepSeek-R1 的推理成本约为 OpenAI 运行成本的三十分之一。2025年3月,百度正式发布文心大模型4.5及文心大模型X1,文心大模型4.5是百度首个原生多模态大模型,其多模态理解、文本和逻辑推理能力显著提升,在多项测试中表现优于GPT4.5,API调用价格仅为GPT4.5的1%;文心大模型X1为深度思考模型,性能对标DeepSeek-R1,调用价格约为R1的一半。
2024年,全球玩具市场规模为1139.4亿美元。其中,北美成为该行业的领先地区,占据全球玩具市场份额的39.9%以上。 消费者偏好的变化、对优质益智玩具的投资增加,以及家长对玩具行业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都推动了这一趋势。电影、电视节目和社交媒体等流行文化的影响推动了授权商品和角色玩具的需求;不断增长的可支配收入使消费者能够购买更加多样化和高质量的玩具,在新兴国家这一趋势尤为显著。
全球AI玩具行业正呈现出多维度的发展趋势。技术层面,AI技术不断深化,大模型的应用使玩具具备深度对话、多模态交互等能力。产品方面,功能从简单的对话拓展至个性化、情感化满足。市场层面,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企业纷纷入局,市场竞争加剧,产品逐渐向中高端发展,搭载轻量化模型以缩短响应时间。未来,随着技术进步和需求升级,全球AI玩具行业将在产品创新、市场细分、商业模式等方面持续变革,为儿童教育、陪伴等领域创造更多价值,推动行业迈向新高度。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全球及中国益智玩具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