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点,早高峰的喧嚣尚未开始,退休的周女士已经雷打不动地开始了她的发声训练「早课」。不同于人们对中老年人学习方式的刻板印象,周女士的面前运行着一套 AI 陪练系统,能随时捕捉她发音上的细微偏差,并发出温和的提醒。
周女士的学习日常,也是无数「新中老年人」的生活切片。他们不满足于「老有所养」,更渴望「老有所乐」,乃至「老有所为」。
2018 年,十方融海旗下的梨花教育观察到了中老年人群体在自我成长、兴趣爱好培养上的精神刚需,发掘了银发教育的蓝海,并以声音培训为切入点,陆续开发了声乐、书法、游学等多个品类的课程产品,SKU 现已超 100 个,服务了超 1800 万用户,仅 2024 年一年,就有超 425 万用户参与在线学习。
当 AI 以前所未有的势能,重塑着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方兴未艾的中老年兴趣教育市场,也正酝酿着一幅全新的银发经济图景。
作为中老年兴趣教育领域的先行者和领军企业,梨花教育正通过 AI 工具的研发和使用,改变着银发教育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一场中老年人在线兴趣教育的变革蓄势待发。
据周女士回忆,刚从银行退休时,她想用朗诵充实生活,却在社区朗诵会上把邮票念成了幽飘,坟墓读成了粉雾,被邻居们调侃:要把余光中气活过来。
自此之后,她开始死磕基础发音,一个普通话中简单的「r」音,她在同一节 AI 课程中重复练习了 200 多遍。AI永不厌倦的即时反馈让她感慨「比验钞机都敏锐」,还「更有人情味」。
「AI 的特性很适合做教育产品。」梨花教育认为,学员需要及时的练习反馈、个性化的练习建议、量身定制的学习计划,这些恰好是大模型产品擅长的。
2024 年 9 月,梨花教育产研中心与教学中心联合研发了覆盖「教学-练习-陪伴反馈」三个阶段的声音教学产品。AI 导师通过陪伴、对话的方式,帮助学员编排学习计划、教授知识点、解答学员问题、提供练习建议、测评用户的声音结果等,实现了 AI 的全链路赋能。
AI 加持让知识和技能在教、学、练、测、评的闭环中加速内化,显著提升了学习效率。曾有学员仅通过近 2 个月的 AI 陪练强化训练,就从配音零基础进阶为初级配音师,还独立创作出作品。而这类「牛人」学员,在梨花教育的学员群体中并不鲜见。
梨花教育总经理杨楠曾透露,公司推出的「AI 声音陪练师」今年已吸引超 50 万人练习,产品好评率超过 98%。
「LLM 强大的语义理解能力,可以捕捉细微的情感变化和语境信息。」梨花教育相关人士表示。基于此,研发团队开发出了与情感表达、角色扮演、情境演绎、旁白演绎相关的19种测评项,能够更精准地捕捉并判别传统线上、线下课难以察觉的微小差异。
更完善的学员声音测评数据继而又反哺教学场景,以往很难检测到的信息,如学员的情感变化、情感演绎是否到位等,如今都可以实现精准分析,并在几秒钟内给出反馈。这不仅提升了学习效率,也激发了学员持续创作的热情。
梨花教育 AI 产品的设计还兼顾了中老年群体的心理特征和情绪反应,例如, AI 测评和 AI 人机互动工具将寓教于乐的思路融入其中,通过不同难度关卡的设置,让学员在由易到难的「闯关式学习」中不断收获正向反馈,逐步攻克学习难点,无痛达成学习目标。甚至在更细节处,如 AI 的点评内容,也加入了共情和引导元素,鼓励学员积极练习。
AI 工具的运用,也让真人老师的定位由「学习内容反馈者」变成了「学习节奏调控者」。老师针对 AI 给出的学员练习测评结果、薄弱项分析和数据统计,调整教学节奏和重点,进行个性化的教学方案设计。
「我想成为最潮的退休阿姨。」在将追求零误差的职业习惯迁移到声音学习中后,周女士已经跟着 AI 练习了 400 多节课,在社区发了 100 多条配音练习贴,收获了几百个「铁杆粉丝」。
新一代的中老年群体,早已脱离了「数字难民」的阵营,他们有钱有闲,保持着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而他们的消费重心,也逐渐从物质需求上升为精神满足。
数据显示,梨花教育的用户集中分布于一、二线城市,处于即将退休或已退休的人生阶段, 年龄集中在 55 岁左右,40-60 岁用户占比超过 70%,大部分用户可以熟练使用智能设备。
AI 的全链路赋能,带给他们的不仅是学习方式的变革,也是全新的价值体验。
5-10 年前,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还指向对App的适老化改造,包括调整字体字号、优化页面等,随着数字产品和功能的普及以及人群的代际更迭,「适老」的需求已经从基础功能适配转向深度场景化、生活化。
而在 AI 技术一日千里,AI 产品爆发式增长的当下,AI的能量被注入中老年在线教育行业,不仅推动着这一群体顺滑融入AI时代,也进一步弥合了教育基础、学习能力、身体状况等个体差异,让在线学习惠及更多中老年人。
例如,梨花教育的 AI 导师可以个性化定制学习内容,通过差异化的课程设置和节奏安排,适配不同职业、年龄和能力基础的学员,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这就突破了优质师资的瓶颈,以高水平、低成本扩大了教育覆盖面,实现了中老年兴趣教育的普惠。
「我们的初衷是通过科技赋能,让更多的人,更公平地享有优质教育资源。」梨花教育表示。
《第五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状况抽样调查》结果显示,72.2%的被调查者认为「老年人应该发挥余热,参与社会发展」。梨花教育构建的从小白入门基础课、进阶学习到专业技能提升等多阶段的完善课程体系,开辟出了一条学以致用的通路,让有意愿的中老年人得以重新参与到社会分工中去,实现职业转型和价值创造。
「蓝色天空」是一位 48 岁来自河北保定的销售主管,在销售行业摸爬滚打了二十余年,因对声音的热爱,参加了梨花教育的声音课程,并且成功将声音发展为副业,现已参与了十余部小说和有声剧的演播。
如今,AI对在线教育的加持,让这条通路变得更加顺畅。从老有所学,到老有所为,中老年人寻找新的社会价值和自我认同的过程中,「银发经济」的内涵也在被悄然改写。
《 2025-2030 年中国老年教育行业市场调查分析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显示,2023 年中国老年教育市场规模达 2561 亿元,2025 年将突破 4000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 25.3%。
截至 2024 年年底,我国 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 3.1 亿,占总人口的 22%。根据预测,到 2035 年左右,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 4 亿,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将超过 30%。而据统计,全国共计 7.6 万所老年大学,在校学生不足 1500 万,仅占老龄人口的不到 6%,优质课程缺口超 200 万课时。
绝对的供给不足还叠加了结构性的失衡。首先是区域资源分布不均衡。现有教育资源主要集中于一二线城市,三四线及偏远地区覆盖不足,且教育配套匮乏。其次是课程结构和授课方式仍有优化空间。目前市场上多数中老年兴趣教育以传统课题为主,如唱歌、舞蹈、八段锦等,同质化程度高,授课方式以线下面对面和线上录播课为主,缺少新技术的加持。
另一边,新中老年群体对教育资源的需求正在升级。他们不再满足于传统老年大学里的「唱歌跳舞书法班」,而是更渴望有体系、有挑战、有成就感的学习过程。更多人从兴趣而非获取技能出发,注重过程体验和社交属性,追求「老有所乐」,而非简单的「老有所学」。
正是基于需求的这一变化,梨花教育从最早的声音教育,延伸出了声乐课程。目前,梨花教育课程+电商品 SKU 超 100 个,其中声音类 50 多个,还围绕课程开发了包括学习教材、录音棚等周边产品。
每年,梨花教育还会投入数千万元,用于市场调研、师资引进、新课题研发测试、市场验证、新技术赋能等各个方面,以打造符合市场需求、学员适应性强的新课题。
据梨花教育相关人士透露,在产品战略上,梨花教育的计划是,继续深耕声音主航道,同时拓展相关的兴趣品类,如在声音领域拓展乐器培训,重启摄影、手工艺等有潜力的老需求项目等。
除了开展在线 年推出了自己的游学产品——梨游学,以声音为纽带,联结五湖四海的中老年同好,在线下打造出一个社交场域,搭建起一个交流、展示的舞台。截至目前,梨游学举办超 20 期,累计超千名学员参与,好评如潮。
在线上课程之外,持续推出线下分享会、沙龙、游学等活动或产品,实现线上与线下的联动,也在梨花教育未来的计划之中。
「活到老,学到老。」有趣的晚年同样值得被认真对待。银发教育的深层价值,不仅在技能传授,更在于重构人与技术、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关系,这也是 AI 赋能银发教育的意义所在。
对梨花教育来说,一个「内容创新+技术驱动+产品落地」的闭环已经形成,在人文关怀的底色上,凭借对银发经济的前瞻布局,这家公司正在成为国内在线教育的领航者。
在经历了「双减」、AI 浪潮与消费分层后,教育行业正迎来一个全新的增长起点:家庭教育消费。家长正在成为教育产品最核心的决策者。从早教启蒙到智能学习机,从亲子研学到在线素质课,教育不再只是孩子的事,而是整个家庭的选择。这种选择,正在悄然重构整个教育市场。
多鲸正筹备《2025年中国教育消费及家庭学习场景报告》,系统呈现家庭教育支出的趋势变迁、场景演进与消费逻辑,并提炼出 10 大关键词,全面覆盖学前、K12、素质教育、AI 硬件与数字内容平台等关键领域。
报告还将联动 8 月 20-22 日在上海举办的第 11 届 WWEC 世界教育者大会,通过「报告+会议」的方式实现线上线下联动曝光,打造年度教育消费行业的影响力事件。现面向教育、科技与家庭消费相关品牌开放合作,欢迎联系小助手详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