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的消费环境,一个让人忧心的现象悄然浮现:2.4亿儿童,正逐步沦为资本的 “猎物”。
从食品到生活用品,从教育培训到娱乐消费,资本的身影可以说是无处不在,资本精心了编织一张消费大网。
在超市货架上,“儿童专用产品” 的标签随处可见,但这些产品真有宣传得那么好吗?
1.儿童酱油,价格是普通酱油的2-3倍,商家宣称儿童酱油更适合孩子,但实际检测发现,有些儿童酱油的钠含量甚至高于普通酱油。
儿科医生指出:像儿童专用水、儿童定型枕这类产品,不仅缺乏科学依据,部分还存在安全隐患,比如:定型枕就可能导致婴儿窒息。
2.儿童洗衣皂,价格比成人洗衣皂高出许多,商家宣传其更温和、碱性更弱,但碱性弱意味着去污能力弱。
有媒体送检后发现,母婴水和普通矿泉水并无区别,商家对此回应称,母婴水经过了消毒处理。
可实际上,不过是把矿泉水烧开放凉后,贴上 “母婴专用” 的标签,利润就能大幅增长。
4.儿童教育机构打出“63天100%解决孩子心理问题”的旗号,收取高额费用,却只提供寥寥几次辅导,最终导致孩子厌学情绪加剧。
5.在卡牌游戏盛行的当下,某动漫招股书显示,2024年净利润高达44.66亿,一张成本仅1.8元的卡牌,经过盲盒包装和IP加持,在二手市场价格能翻400多倍。
短视频平台上的“拆卡博主”不断煽动孩子氪金,很多孩子沉迷其中,不仅成绩下滑,还出现过激消费行为。
面对这些乱象,市场监管部门已加大对儿童用品的抽查力度,2024年查处了多起 “遛娃神器” 冒用CCC认证的案件。
中国消费者协会专家指出,商家利用家长的焦虑进行虚假宣传,本质上是对儿童权益的侵害。